皇甫坦

皇甫坦
(? -1178)南宋道士。 字履道。 蜀夾江(今屬四川)人。 一說〝其世代地理莫詳〞。 或說曾居臨淄、 瑕丘, 得三避五假之術。 後遁跡於蜀之峨嵋山, 遇唐隱士妙通真人朱桃椎, 授以虛坎實離之旨、 內外二丹之訣。 自此修持, 多宴坐不寐, 頂門有珠火燄, 識者以為丹成之驗。 善相人, 醫術高明, 周遊海內, 救人利物。 高宗紹興二十七年(1157), 布氣醫治顯仁皇太后目疾, 頓時翳開目明。 據《宋史》記載, 此前高宗召見, 問何以治身, 答云: 〝心無為則身安, 人主無為則天下治〞。 高宗令其致禱於青城山丈人觀, 還詣朱桃椎舊隱安靜觀, 重宗又召問長生久視之道, 坦對以〝清靜寡欲為先, 先損諸欲, 莫令放逸。 丹經萬卷, 不如守一〞。 高宗嘉嘆, 稱為〝真人〞。 又寫《道德》、 《黃庭》、 《陰符經》賜坦。 屢乞還山, 乃命於廬山築庵, 以便於宣召。 又繪其像, 御題贊。 承太后旨意, 在廬山建普天大醮二壇。 賜置二莊, 歲收以接得雲水之士。 孝宗隆興元年(1163), 高宗為太上皇, 又詔坦至京(今杭州)召見, 命住於西湖顯應觀。 後遊天台。 乾道元年(1165)遊武當山。 二年(1166)二月, 又宣入宮, 賜御書《靈寶度人經》, 壽聖皇后書《清靜妙經》。 前後所賜甚多。 孝宗初即位, 曾傳旨宣問, 回奏凡百言, 大意為請審刑德, 割嗜欲, 推養生之理以為治。 至此又引對內殿, 稱之為〝先生〞。 三年(1167), 奉命致禱於灊山、 廬山和青城山。 九年(1173), 高宗又為坦所居廬山庵題書〝清虛之庵〞四字, 並度道士以奉香火。 前後屢遣使宣喚, 皆力辭不赴。 淳熙五年(1178)秋, 忽言〝我將遠適, 不可不辭太上皇〞。 後未成行。 九月二十三日作遺表, 次日晨沐浴更新衣, 至日中集眾焚香, 遺訓弟子, 坐繩床仙逝。 會葬時有二千餘人參加。 徒弟甚眾, 較著者有謝守灝、 曹彌深等。 士大夫中信徒最親近者為曹勳。 今青城山上清宮有其墓碣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